close

糖尿病病因                                     高雄榮總教研部醫研科林興中主任

 

糖尿病是甚麼?

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分解後產生葡萄糖,經血液運送至胰臟,刺激胰島素分泌,以幫助葡萄糖進入各組織細胞中,或轉變成能量,或貯存在肝、肌肉及脂肪細胞中。如果胰島素不足或身體組織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葡萄糖則不能被利用,血糖含量便上升,造成種種併發症,因此,所謂糖尿病指的其實是「高血糖症」。

 

糖尿病之症狀:

當血糖濃度超過腎臟再吸收糖的極限(一般為180 毫克/百毫升mg/dl)時,糖分會從小便中排出,使得尿液滲透壓升高,伴隨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使細胞脫水,導致三多(多尿,多喝,多吃)、疲倦、體重減輕等典型症狀。其他症狀還包括手腳麻痺,視覺模糊,皮膚傷口不易癒合,女性會陰發癢等。但也有30~50%病人(血糖多為180 mg/dl 以下)沒有任何症狀,因此目前診斷糖尿病以檢測其血糖為標準。

 

臨床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以下任一點均可)

(1)出現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如多尿、多喝、多吃、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而其任意血漿葡萄糖濃度有二次≧200 mg/dl(如果血糖極高,一次即可診斷);或

 

(2)空腹八小時以上,其血漿葡萄糖濃度有二次≧126 mg/dl (正常人少於100mg/dl,如≧100 但小於126 mg/dl 則稱為「空腹葡萄糖障礙」;或

 

(3)口服葡萄糖(75 公克)耐量試驗,其二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200 mg/dl ()即為糖尿病。(正常為140 mg/dl 以下,如≧140 mg/dl 但<200 mg/dl 則稱為「葡萄糖耐量異常」。

 

無論是「空腹葡萄糖障礙」或「葡萄糖耐量異常」都屬於「葡萄糖調控障礙」,算是「糖尿病前期」,此類病人均應定期檢測血糖,並嚴格控制飲食及持續運動,以延後糖尿病的發生。

 

糖尿病為什麼那麼可怕?

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超過正常標準的上限一段時間後,臨床上較易引起大小血管病變如視網膜病變(嚴重者失明)、腎臟病變(最終靠換腎或洗腎維生)、神經病變(包括運動、感覺、及自主神經病變三種)、中風、截肢、及冠狀動脈疾病等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況且病人之總死亡率(冠心病、中風、癌症等)也會明顯升高,據衛生署統計,糖尿病死亡率近十年來已躍昇五倍,由1978 年每十萬人口中6.5 人,增加至1995 年的33.97 人,且從1979 年以後躍昇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五位,自2002 年起甚至升至第四位。事實上,十大死因中之中風、心臟病、及高血壓與糖尿病也息息相關。

 

糖尿病之分類(主要是以「致病原因」為分類的依據):

(1) 1 型糖尿病:僅佔所有糖尿病少部份,約為5 %,常發生在年輕人及小孩身上(10 歲以下病人多屬此型)。第1 型糖尿病主因自體免疫性疾病引起(佔85%),這類病人具備特殊遺傳體質,在化學物質、或濾過性病毒的影響下,體內引發一連串的自體免疫反應,致使胰島素合成之貝他細胞受到攻擊而被破壞殆盡,另有15%為原因不明性的貝他細胞受損。不管是何者,最終都因胰臟無法再產生胰島素而引發糖尿病,而需終生接受胰島素治療。

 

(2) 2 型糖尿病: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皆屬於此型,約佔95 %,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病人,且絕大多數是體重過重或肥胖者。也正由於近年來兒童及青少年之體重過重或肥胖盛行率日益增加,使第2 型糖尿病的發生率在青少年竟較第1 型糖尿病更為常見(高出6 倍)!第2 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因其週邊組織對胰島素產生抗阻現象,加上胰臟本身產生胰島素相對不足,以上二者共同出現而導致血糖上升。有些病人以前者為主因,有些則以後者為主因,故第2 型糖尿病其實是一種「症候群」。除了體重過重外,此類病人其頸項或腋下常出現黑色素棘皮症,並常伴有高血壓及血脂異常。

 

(3) 妊娠糖尿病:指在懷孕中發現之糖尿病稱之。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一般懷孕婦女在24-28 週時,應做初步糖尿病篩檢,有糖尿病危險因子之婦女則在懷孕之初即應做篩檢。孕婦在喝過50 公克葡萄糖水後一小時驗血,如血漿糖濃度超過140 mg/dl,就應進一步做確定診斷。

 

()口服100 公克葡萄糖溶液後,每小時抽血驗血漿糖,共3 小時。空腹值95 mg/dl,一小時值≧180 mg/dl,二小時值≧155 mg/dl,三小時值≧140 mg/dl。以上有二點符合即可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或

 

()口服75 公克葡萄糖溶液後,每小時抽血驗血漿糖,共2 小時。空腹值95 mg/dl,一小時值≧180 mg/dl,二小時值≧155 mg/dl。以上有二點符合即可診斷為妊娠糖尿病,但此法不及上法普遍及可靠。

 

(4) 其他已知特有病因型糖尿病:包括胰臟疾病,內分泌疾病,藥劑或化學物質,胰島素接受體之抗體,特殊遺傳性症候群伴隨之糖尿病等已知病因者。

 

此外,2004 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符合以下情形者應接受糖尿病的篩檢:

(1)年齡在45 歲以上(如果篩檢正常應每三年再篩檢一次)

(2)年齡在45 歲以下但有下列情形者:

〔一〕肥胖:體重≧120%理想體重或體質指數(BMI)25 kg/㎡。

〔二〕一等親有糖尿病史(父母或兄弟姊妹)。

〔三〕高危險種族,如西班牙裔、非裔美人、亞裔美人、或美洲土著。

〔四〕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新生兒體重超過9 的母親。

〔五〕高血壓(成人血壓≧140/90 Hg)

〔六〕高密度膽固醇濃度≦35 mg/dl 或三酸甘油脂≧250 mg/dl

〔七〕有「空腹葡萄糖障礙」或「葡萄糖耐量異常」病史。

〔八〕多發性卵巢囊腫病人。

〔九〕沒有運動習慣者。

〔十〕有血管性疾病者。

篩檢方法可採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或空腹血漿葡萄糖測定。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2006 年「糖尿病家族」

 

 

轉載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

http://www.dmcare.org.tw/

-------------------------------------------------------------------------------------------------------------------------------------------------

什麼是糖尿病?

一般而言,人體會將吃進去的澱粉類食物轉變成葡萄糖,充當身體的燃料,而胰島素是由胰臟所製造的一種荷爾蒙,它能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熱能。糖尿病指的是人體內的胰臟不能製造足夠的胰島素,導致葡萄糖無法充分進入細胞內,血糖濃度就會升高形成糖尿病。

 

糖尿病發生的原因

根據目前研究所知,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體質有相當程度的關連,而肥胖、情緒壓力、懷孕、藥物、營養失調,也都會促使糖尿病的發生。但是糖尿病絕對不是種傳染病,它不會傳染給別人,也不會受別人的傳染。

 

誰易得糖尿病?

 

1.家族有得糖尿病的人
  研究指出,糖尿病人的家屬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出5倍以上。

 

2.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
  40歲以後,100人中約有10人會罹患糖尿病,因此步入中前後應特別留意。

 

3.體型肥胖的人
  糖尿病的初發病例中約有60%是肥胖的人。

 

糖尿病症狀有那些?

通常來說,糖尿病並沒有太多明顯易察的瘲狀,民眾往往是經由醫師檢查後才得知自己罹病。而在血糖逐漸升高後,糖尿病病人才會有尿多、口渴、飢餓、疲勞、視力模糊、體重減輕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的出現。

 

糖尿病治療方法

糖尿病的控制有賴於飲食、運動、和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三者間的互相配合。若能將空腹血糖控制在80-120 mg/dl,飯後二小時血糖控制在80-160 mg/dl,則較理想。

 

運動篇

1.糖尿病患者的運動原則? 

    時間:飯後1-2小時最適合從事運動,千萬不要在飯前或飯後一小時內,每次運動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

         次數:一週至少要三次並且固定運動時間。

      

糖尿病患者飲食的原則應以正常飲食為基礎,調整熱量、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的攝取量,藉以達到控制血糖值的目的,避免病情復發及惡化。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能遵守下列六大原則:

2.運動時應該注意事情?

·    運動前後一定要做暖身運動,運動強度要視自己的體能狀況慢慢地增加。

·   隨身攜帶方糖、糖果、餅乾或飲料,萬一血糖過低時,可食用。

·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避免單獨一個人運動。

·   運動時需穿適當的鞋襪及衣物,絕對不要光著腳丫子運動。

·   血糖控制不良(飯前血糖值超過250 mg/dl或常有低血糖發作)或生病時不宜運動。

·   使用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後,避免空腹運動。

·   天候變化劇烈時(高溫、極冷、霧天、雨天),不要從事室外運動。

       有視力模糊、玻璃體出血、神經系統知覺損害或曾有高血壓、中風、心臟病、肝、腎功能不好者,不適合做劇烈運動,最好先接受醫師評估後再決定運動的種類與強度。

飲食篇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2.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有助於維持合理體重和血糖值
3.儘可能攝取富含高纖維的食物,以減緩醣類的吸收
4.少吃精製糖類或加糖的食物
5.慎選食物烹調方式
6.儘量避免喝酒應酬

 

口服降血糖藥篇

1.口服降血糖藥可分三種:

·         磺醯尿素類:主要做用為刺激胰臟分泌較多量的胰島素。如Euglucon(優爾康)Glidiab(泌樂得)Diabinese(特泌胰)Diamicron(岱密克龍)    

·         雙胍類:主要做用為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並促進萄葡糖的利用。如Melbin(美治寧)Glucophage(庫魯化)

·         阿爾發葡萄糖甘脢抑制劑:主要做用為抑制多醣類分解。如Acarbose (醣祿)

2.降血糖藥的副作用

      磺醯尿素類偶而有水腫或肝炎,應用不當可能發生低血糖。 雙胍類及阿爾發葡萄糖甘脢抑制劑,主要為腸胃不舒服,如脹氣、噁心及腹瀉等。

.那些人不適合吃口服降血糖藥

    .第一型糖尿病人。
     .糖尿病孕婦。
  .接受重大手術的病人。
  .處於重大壓力下,如受重傷或嚴重感染症。
  .對口服藥有不良反應或過敏現象者。
  .有明顯的肝、腎功能障礙者。

 

4.注意事項

     磺醯尿素類,可能引起低血糖,如果飲食不正常或太少,更易發生。若發生低血糖,請按低血糖處理方式處理。

 

胰島素篇

胰島素是一種從胰臟分泌的荷爾蒙,它能協助糖類的代謝,因此可以降低血糖。

 

1.常見注射用的胰島素種類:

    目前市售的胰島素主要為人型,少數為牛型或豬型。 從外觀可分清及濁的兩種溶液,清的是短效型,濁的是中效或長效型。

 

 

分類

外觀

開始作用時間

持續作用時間

短效

注射後30分鐘

3-6小時

中效

注射後60-90分鐘

10-16小時

長效

注射後4小時

18-30小時

 

2.注射胰島素的治療效果與副作用

注射用的胰島素和人體內製造的胰島素作用是一樣,可以幫助控制血糖,預防合併症的發生。由於胰島素會被胃中的消化液破壞,因此甚少採取口服胰島素的治療。注射部位容易發生紅腫、搔癢、凹陷或凸起硬塊,主要是以豬或牛製成的胰島素含雜質較多致,人型胰島素則不會有這些情形。

 

認識糖尿病合併症

 

壹、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合併症

1.大血管病變:

腦、心臟及足部等部位的動脈硬化可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及足部病變;足部的血液供應減少,造成間歇跛行、足部冰冷、感覺異常、足部易感染、傷口癒合慢。約有一半的截肢病人屬糖尿病病人。

 

2.眼睛的病變:

糖尿病是造成成人失明的主因,常見的病變有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

 

3.神經病變:

   包括自主神經或週邊神經的短期或長期受損。引起心悸、腹脹、便秘、腹瀉、失禁、小便困難、姿態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及刺痛、感覺遲鈍。

 

4.腎臟病變:

引起水腫、蛋白尿、血壓上升等症狀,甚至腎衰竭引起尿毒症,而需要終生洗腎。

 

貳、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合併症

 

一、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濃度低於60 mg/dl,會產生一些症狀;但是有些患者,當血糖由高濃度急速下降時,雖然血糖仍然偏高,也可能產生低血糖的症狀。
  

1.什麼情況會引起低血糖?
   .胰島素或磺醯尿素類口服藥使用過量。
   .未進食或吃得太少,或進食時間配合不當。
   .運動過度激烈,卻未補充食物。
  

2.低血糖發生時,會有什麼症狀?
   .初期可能會有飢餓、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嘴唇麻等症狀。
   .若不立刻服用含糖食品(如糖果、果汁等),甚至會進行至意識不清、抽筋、昏迷。
  

3.發生低血糖時,該怎麼辦?
   .若病人意識清楚,立刻喝半杯(120-180cc)的果汁、或半罐汽水(可樂)、或一湯匙蜂蜜、或4-6顆方糖。
   .10-15分鐘後若症狀尚未解除,可再吃一次,若低血糖症狀一直沒有改善,則應立刻送醫院。如症狀改善,但離下一餐還有一小時以上,則宜酌量吃些牛奶、土司或餅乾等。
   .如果病人不合作或昏迷,家屬可選擇下列方法處理:
   .將病人頭側放,把軟質巧克力或一湯匙的糖漿擠入病人牙縫中,每十分鐘一次,並立刻送醫治療。
   .肌肉或皮下注射升糖素,兒童約0.5毫克、成人約1毫克;或靜脈注射葡萄糖,並立即送醫。
  

4.如何預防低血糖?
   .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血糖藥時劑量要準確,且於使用後按時進食三餐及點心。
   .從事額外的運動之前,須先吃些點心。若從事劇烈的運動,每半小時吃相當於一片土司的主食類食物。
   .外出時應隨身攜帶方糖、糖果、餅乾等,以備不時之需。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並記載聯絡辦法(醫院、家人等電話),萬一低血糖昏迷時,可爭取急救時間。

 

二、高血糖急症

 1.高血糖急症有哪些?
   當體內缺乏足夠的胰島素時,我們所攝取的碳水化合物(醣類)就無法被有效利用,而造成血糖過高。若胰島素分泌極少,體內的脂肪會被分解,形成酮體,而造成"酮酸中毒"。若血糖很高(有時超過1000 mg/dl)而且意識不清,但沒出現酮體則稱為"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
 

2.高血糖可能的原因?
   .合併其他疾病,如感染、中風....
   .自行停止降血糖藥物。
   .飲食過量。
   .情緒壓力。
   .不知道有糖尿病,或未經治療。
 

3.高血糖可能有那些症狀?
   .口渴、多尿、體重劇減。
   .噁心、嘔吐、腹痛。
   .皮膚脫水乾燥。
   .眼眶凹陷。
   .酮酸中毒者呼吸喘、呼氣有水果味。
   .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者之呼吸則緩而深。
   .心跳快速。
   .起立性低血壓。
   .不同程度的神智不清。
  

4.怎麼預防高血糖?
   .按時吃藥或注射適量的胰島素。
   . 遵守飲食計畫。
   .定期監測血糖或尿糖。
   .每天運動。
   .按時回醫院複診。
   .對於高血糖的症狀,提高警覺。
  

5.如果懷疑出現高血糖急症時如何處理? 馬上送醫求治,不要遲疑。

 

預防方法

1.良好控制血糖、血脂肪和血壓。
2.至少一年檢查一次眼睛。

3.多做足部運動。
4.經常檢查足部,預防足部受傷。
5.預防尿道感染。
6.早期偵測尿中的"微量白蛋白",早期治療。

 

 

 轉載自國際厚生園區

http://www.24drs.com/consumer/disease/diabetic/1-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ena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