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8日 中國時報 李盛雯/台北報導

手麻腳麻,末梢血管循環不佳,千萬別輕忽,醫師提醒,這可能是失智症危險警訊。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表示,失智症除了廣為人知的阿茲海默症,還有一類血管性失智症,上了年紀或三高風險族群,最好定期接受腦血管檢查,及早發現,有助預防腦血管阻塞或出血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

「寧可心臟病一下過去,也不要失智慢慢拖…」,門診中,常見7080歲老人家,忽略末梢血管循環不佳的嚴重性,等出現記憶力減退、步態蹣跚,家人才知腦中已有小血管阻塞,造成失智症,這才大嘆代誌大條。

翁文章說,據統計,國內失智症患者中,血管性失智症比例不少,偏偏早期症狀輕微,較不明顯,頭昏、走路不穩、說話不清楚等症狀,一閃即逝,若長期忽略,可能埋下日後嚴重後遺症。

血管性失智症是目前唯一治療有效者,翁文章指出,不同於阿茲海默症只能延緩惡化時間,若能改善全身末梢小血管、微血管循環,就可幫助血管性失智症患者進步。

傳統治療外,臨床上,台北榮總曾給予出血性失智症患者使用銀杏葉製劑,持續使用數月,患者明顯感受精神教好、記憶力、動作遲緩等症狀也改善。

德國科學進步,對植物產地、氣候研究嚴謹,對有效成分濃度純度及重金屬、農藥均嚴格控管。銀杏葉萃取物1965年問世,臨床應用近50年,除治療效果佳,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也是銀杏葉製劑備受青睞、成為腦部及周邊血管治療藥物中常被使用的重要因素。

翁文章提醒,銀髮族及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三高慢性病民眾,要格外留意出血性失智症風險,除了定期健檢、超音波、MRI等腦血管檢查,更要養成規律用藥、按時運動、均衡飲食習慣。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918000781-2601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ena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