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03-25   撰文者:詹宛霓

實際開始存股計畫後,投資人一定會碰到許多預想不到的問題。像是「存股是不是選價格低、殖利率高的就好了?」、「景氣循環股存起來安全嗎?」、「我存的股票漲不停,這樣該賣嗎?」

存股過程中碰到的任何選擇,都會影響最後的存股成績。以下會列出幾道存股常碰到的「課題」,並提供解決的「眉角」,當讀者在碰到各類問題的時候,才不會做錯選擇,讓至今為止的努力付諸流水。

Q:小資族資金少,如果要存股,是不是挑價格愈低的愈好呢?

A:不能這麼說。存股「價格」是其次,「價值」才是重點。

許多存股族會陷入存股只要挑價格低、殖利率高的股票來存。但其實存股不能單看價格,財報狗強調,「不管是存股或投資成長股,其實重點都在於價值,投資應把注意力放在挑選持久、競爭力佳的個股。」

有價值的公司,未來股價上揚的機會才會比較高。像是中華電信(2412),如果在2010310日以收盤價60.6元買進,到了2015310日,以收盤價97.3元來計算,光看股價的價差,報酬率就高達60.56%

但不論是高價或低價股,都能從中挖出有價值、適合存股的公司,例如50元以下的亞泥(1102)或是100元以上的葡萄王(1707)。

因此在選股時,千萬不能以價格低為首要考量,這樣會錯失許多好股票。如果擔心資金不足,也可以考慮用存零股的方式介入。

Q:水泥、鋼鐵、塑化這類的景氣循環股可以存嗎?

A:一般來說不建議。因為存股族的存股目的就是為了每年穩定領配息,但是景氣循環股容易受到景氣的影響,導致獲利劇烈波動,配息也會比較不穩定。

舉例來說,像是台塑(1301)、台化(1326)這類的景氣循環股,每次循環大概需要10年時間。如果碰上景氣低檔,企業獲利不佳,配出來的股利也會不好。

像是台化在2008年和2012年每股盈餘分別為1.1元和1.25元,當年配息也只有1.2元和0.95元,和其他年度動輒就4元、7元的配息差距很大。


但如果這檔景氣循環股剛好是龍頭公司、且股價位於低點,就可以考慮買進。龍頭股的好處,在於能夠獨占某些產業資源、或是擁有特別的技術,能夠維持高於同業的競爭地位。

另一個優點是,龍頭股的股票流通性通常較高,比較不會有賣不出去的問題,投資人才能安心在股價低檔時建立部位。

然而,由於景氣循環股的獲利波動大,如果想評估股價是否位在低檔,建議最好以「股價淨值比」(PB)作為標準。股價淨值比是指每股價格相對於每股淨值的比值,淨值代表一家公司所有資產扣除負債的部分,將淨值除以所有股數就是每股淨值。

暢銷書《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作者艾蜜莉認為,用這種評價法衡量股價時,可依據下列標準評估便宜價、合理價和昂貴價:

◎ 便宜價 最近1季每股淨值×近幾年的最低股價淨值比
◎ 合理價 最近1季每股淨值×近幾年最高和最低股價淨值比的平均值
◎ 昂貴價 最近1季每股淨值×近幾年的最高股價淨值比

圖解查詢》用每股淨值、股價淨值比評估股價

1.進到「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首頁(goodinfo.tw)後,先在①網頁上方的搜尋視窗輸入你要查詢的「股票代號/名稱」(此以台橡2103為例),按下②「查詢」。

2.接著,將網頁下拉,於「歷年平均統計值」中,就能夠看到①台橡最近1季的每股淨值是18.83元、②歷年來最高和最低的股價淨值比分別為2.76元和1.47元。

接著套用上方公式,就能算出近年來的便宜價、合理價、昂貴價:
便宜價 18.83元×1.47元=27.7
合理價 18.83元×2.12元=39.9
昂貴價 18.83元×2.76元=52


Q:如果選出來的定存股價格都很高,這樣還應該買進嗎?

A:可以。能夠存股的股票,都是經過獲利和財務檢測等重重考驗後,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即便在景氣低檔時也都可以獲利,因此可以定期定額持續存,如此才會比較容易熟悉個股的價格波動。

然而,如果真的能在本益比跌到12倍以下再買進,獲利理所當然會更好。有些人可能會想,像金融海嘯這種好價位不曉得還要等多久?但其實不用太灰心,台股總會有回檔的時候,只要現在持續定期定額買進,待熊市到來時再加碼,同樣能夠放大報酬。

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中間也曾出現過幾次回檔,像是歐債危機時台股就曾出現過不錯的買進時機。舉例來說,像是國內保全業龍頭中保(9917),平常本益比大多在15∼17倍,除了在金融海嘯時期本益比曾跌到14倍以外,2011年年底因歐債危機的影響,當時本益比也曾跌到12∼13倍,都是很好的買點。

Q:股票交易有手續費問題,若買零股的話要買到多少金額,交易成本才不會太高?

A:雖然買零股的最小單位是1股,但由於股票有0.1425%的手續費,且大部分券商都有最低手續費20元的限制,如果買太少的話,手續費成本占整體投資的比率就會變得很高。

舉例來說,如果A股票每股價格是50元,你每次只買2股,這樣成交金額就是100元。雖然成交金額乘上0.1425%後是0.1425元,但因為未滿20元,因此還是以最低手續費20元來計算。如此「手續費20元/成交金額50元」算出來的手續費率就高達40%。

為了不讓太高的交易成本侵蝕投資獲利,每次購買時最好還是讓手續費率維持在0.1425%。這樣應該要買到多少錢才划算呢?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計算:

最低成交金額=200.1425%券商手續費折扣

假設大明開戶的券商手續費折扣是6折,這樣的話,每筆成交金額最少要達到23,392元(=200.1425%0.6,無條件進位),這樣算出來手續費率才會等同於一般的單張交易。然而,現在也有部分券商提供較低的手續費限制,例如犇亞證券最低3元、大昌證券與大展證券最低5元等,這就很適合每次進出金額不大的小資族(詳見表2)。

Q:存股存沒多久,股價突然一路往上飆,這樣該賣掉嗎?

A:只要殖利率跌破3.5%就可以賣。

像現在市場位於高點,許多傳統定存股都因為投資人的蜂擁購入導致股價飆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股息增加的速度,追不上股價上升的速度,股息殖利率就會因此下滑。如果股價持續飆升,使得股息殖利率低於3.5%,這時候就可以適度的賣出每年配的零股,享受獲利了結的快感。

舉例來說,以台灣大(3045)為例,其近5年來的現金股利分別為5.6元、5.5元、5.16元、4.16元和5.03元,5年平均現金股利為5.09元(=25.455)。接著,再將5年平均現金股利5.09元除以3.5%,就能得出當台灣大股價漲破145元的門檻時,殖利率就會跌破3.5%。如果真的到這個價格,存股族就可以考慮先賣掉一部分的持股,等到日後股息殖利率回到高水平時再重新進場,如此波段性的操作也能提高存股收益。

Q:每年除權息之前股價都會大漲一波,這時到底領股利好,還是做價差好呢?

A:在除權息前做價差,會少了讓股票提前變零成本的機會。

如果每年不做除權息行情,穩穩領股利,領到的股利會讓持股成本不斷往下降,持有時間愈長,甚至能達到零成本。以遠東新(1402)為例,如果在2009630日以收盤價38元買進,在經歷6次除權息後,平均成本會降低到25.3元。就算買到的價格比較高,例如2011630日的44.75元,在領息4次後,平均成本也可以降到34.6元(詳見表3)。

如果中間沒有耐心持有,成本根本不可能降下來。暢銷書作家老農夫建議,想要安全投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6月最後1個交易日買進,做11買、連續做10年都不賣,就是一種安全投資。

轉載自Smart自學網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Reading/WebArticle.aspx?id=57726&p=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ena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