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4   作者:游能俊(游能俊診所院長)

糖尿病是個容易騙人的疾病,怎麼說呢?首先,從被診斷糖尿病之前的「矇騙」期間有多久說起。

「第1型糖尿病」是因為免疫系統的異常,造成胰島細胞破壞、逐漸累積至胰島素分泌嚴重缺乏,當體內胰島素不足以管理葡萄糖進入細胞運作時,才會產生症狀,這整個期間從幾個月到幾年。

不過,一旦發病後,症狀就會來勢洶洶,很快就會有「三多一少」的高血糖症狀,包括容易饑餓多攝食、口渴多喝水、頻尿多尿、體重減輕,更嚴重時「酮酸中毒」的症狀會緊接而來,這時會有噁心、嘔吐、腸胃不適、呼吸加快加深、意識不清等狀況這種完全像是腸胃炎的症狀有時也會騙倒醫師,因延遲發現而造成重症甚至致命。

至於佔國人近98~99%的第2型糖尿病,「矇騙」期間平均比第1型糖尿病更久,通常不會只是數個月而是長達幾年。

2型糖尿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異常,在開始階段是過量分泌,即所謂的「胰島素阻抗」,意思是指體內的胰島素無法正常運作於細胞接受體上,舉例來說,接受體就像是房間的鎖,胰島素是鑰匙,房門順利被打開,葡萄糖才能進入細胞利用或合成。

剛開始時身體會拚命增加胰島素,透過更多鑰匙去把鎖打開,血糖還能維持正常,慢慢地就進入「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100mg/dL75公克葡萄糖耐量測試兩小時≧140mg/dL)。這個階段若採取積極的飲食、運動及體重控制治療,是有機會回復正常的;但往往因為沒有每年進行例行檢查,或是輕忽「糖尿病前期」認為不用服藥治療沒關係,也未定期追蹤,不但錯失改善的機會,更是何時進展至「糖尿病」階段(空腹血糖≧126mg/dL,兩小時≧200mg/dL),自己也完全沒感覺,而從這個時期開始,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就變得不足了。

由於「三多一少」的症狀只發生在持續累積高血糖時,通常空腹血糖已高過200mg/dL,或餐後血糖高過300mg/dL,若這時候才被診斷出有糖尿病,身體處於血糖過高的時期可說已經是經年累月了。
在門診就醫的新診斷病人中,經常會碰到剛確診糖尿病就已經發生視網膜病變或腎病變的患者,表示糖尿病危害身體健康的時間至少五年以上,其中嚴重的更是造成失明或已瀕臨洗腎,而在這之前都是沒有明顯的不適,真是所謂的「騙很大」。

這期間有許多錯誤的直覺或反應,常會使狀況惡化。例如許多人口渴時習慣喝飲料,或以為是火氣大造成口乾,喝椰子汁解渴,這些含糖份的飲料或果汁會使血糖飆更高,症狀越明顯;高血糖造成營養無法充分吸收,飢餓感比平常更明顯,攝取的含醣食物例如米飯、麵食、水果等,份量越多血糖越高,越吃反而越餓;有些錯誤甚至來自醫療人員,例如未說明糖尿病前期的嚴重性與追蹤處理方式,只給了「輕微偏高,不用擔心」的建議,等到累積至明顯高血糖時,往往已是併發症纏身。腎臟與視網膜病變也同樣是「矇騙」期間很長,等到水腫、視力受損出現時,往往為時已晚,這多少也是人們習慣以直覺來感受自身健康狀況,不痛不癢就認為自己沒病!
 
為了不被糖尿病「矇騙」,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定期檢查的好習慣,特別是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血壓高、血脂異常、有妊娠糖尿病史、曾產下巨嬰的高危險群,應該每1~3年定期檢查血糖,把歷年空腹血糖數據記錄下來,注意有無逐年增加至接近或超過100mg/dL的程度。血糖代謝異常者,及早透過飲食、運動調理,需要時加上藥物處理,以最少量藥物維持長期血糖控制,可說是有效預防併發症的最有效方法。要當個聰明的健康管理者,還是因輕忽而被矇騙,關鍵就在自己對健康的謹慎與重視。

轉載自康健雜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54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ena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