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胸悶、感覺快死掉...「恐慌症」該怎麼根治?
2015-05-25  撰文者郭彥麟 醫師  

消失了幾星期後,恐慌的女子又回到了診間。

雖然無法預測,但也不意外,我反而還感到些許安慰,至少,她還願意回來聽我嘮叨。她無奈地說,恐慌症的藥物斷斷續續地吃完了,本來以為已經擺脫恐慌的糾纏,沒想到這幾天又被偷襲,只好乖乖回來補給。

這讓我聯想到,她就像一艘故障待修的船,勉強在海上航行,不順暢的運轉讓零件磨損得特別快,壞了就暫時換上新的頂著,等到零件耗光了,只好靠岸補給。

「所以,妳願意好好把船修好了嗎?」我在心中暗忖著。

詳細地詢問她的近況與藥物使用方式後,果然印證了我的猜測,她心中的恐慌症藥物,跟我認定的並不同,而她「好了」的定義,也跟我理想中的不同。

有效的藥沒效,沒效的藥有效
恐慌是一種突然、不預期性發作,且快速劇烈化的症狀。伴隨著呼吸困難、心悸、胸悶、頭暈、緊繃等等不適,個案通常會體驗到一種瀕臨死亡且極度恐懼的狀態。

這種狀態,是最讓個案痛苦且害怕的,經常因此直奔醫院急診尋求協助。在排除中風、氣喘、心臟病等生理問題後,醫師的一劑鎮靜劑往往能發揮神奇的功效,像是按下了靜音鍵,讓腦中所有慌亂的聲音瞬間寧靜,也像是按下了暫停鍵,體內體外所有的晃動感,瞬間止息恢復一片祥和。

恐懼被殺死了,而個案重新活了過來。

因為這種快速且巨大的反差,個案自然會將鎮靜劑視為「治療」恐慌症的藥救命仙丹。然而,嚴格來說,鎮靜劑的效用只能算是「控制」恐慌症狀,不能算是真正的「治療」。

雖然恐慌症發生的完整機轉還不清楚,但研究告訴我們,大腦血清激素的失衡是一個關鍵因素。恐慌的各種症狀,無論是生理上自律神經的失調、或是心理上的情緒敏感與認知扭曲,都與血清激素息息相關。

因此,真正能「治療」恐慌症的,應該是具有調節大腦血清激素作用的藥物,如SSRI(選擇性血清激素回收抑制劑)、三環抗憂鬱劑等等。這些藥物才能從接近根源的位置發揮作用,讓大腦內的血清激素功能回到平衡,逐漸穩定並修復情緒、認知、自律神經等等跟恐慌症相關的系統,達到「治療」的效果。

相對而言,鎮靜劑只是在下游的位置,處理表層的症狀。表火被撲滅了,但底層的悶燒卻依然存在。

儘管如此,對個案來說,藥物在大腦的作用是無形且抽象的,他們實際經驗到的是:鎮靜劑可以馬上救他們脫離苦海,如摩西分開紅海,而醫師百般叮嚀的治療性藥物,卻像是石沉大海,一點感覺也沒有!

不可否認的,鎮靜劑快速地平息了恐慌,在個案心中留下了「有效」的信任感,而治療性藥物的作用卻需要約兩個星期以上的時間,才能逐漸穩定大腦,減少恐慌發作的次數。最後,「有效的藥沒效,沒效的藥有效」,自然成為個案與醫師之間有趣的的認知差異了。

先有效,再更有效
「那種粉紅色的藥很有效啊!吃下去沒多久恐慌就好了,但你說那什麼血清素的藥,根本沒效,我後來就不吃了。」女子皺著眉頭說。

「治療需要時間,所以需要一些放鬆的藥物先穩定症狀,不然恐慌會製造更多恐慌,癱瘓妳的生活。不過,妳看妳一停藥,恐慌很快就又來了,這就代表妳的恐慌症根本還沒好啊!要真的好了,還是得靠血清素的藥物。」我也皺著眉頭說。

粉紅色的鎮靜劑就是需要不斷補給的零件,換上新的,感覺好像就順暢了,但沒有把血清激素系統修補好,問題繼續消耗著這艘船,不但拋錨的風險不會消失,零件耗損的速度反而可能更快。

就像一些個案,鎮靜劑越吃越多,卻沒有真正擺脫恐慌的威脅。

恐慌的痛苦,讓人片刻都無法停留,而治療卻是漫長而無感的等待,難怪個案和我,都會在「有效無效」之間感覺有點委屈。

有效的藥沒效,無效的藥有效,一切其實只是時間造成的誤會。

正因為「有效的藥沒效,沒效的藥有效」,治療初期,我們都會合併「控制」症狀的鎮靜劑與「治療」的血清素藥物,等預期的效果產生了,再逐步減少鎮靜劑的使用。

了解藥物的作用,建立了信任的基礎,按部就班,循序漸進,醫師與個案便能在「有效沒效」的主觀感受上取得平衡,合作往彼此都有感的治療航道上前進。

「飯吃了就會飽,這種吃了一點感覺也沒有的東西,很容易忘記欸!」女子還是一臉苦惱。

「對啊!飯吃了會飽,我說這麼多妳也不一定記得......」我也一臉苦惱。

作者簡介_郭彥麟 醫師

現任:台南市心寬診所
學經歷:台大醫學系畢、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主治醫師
Blog:http://sphanx0188.pixnet.net/blog

轉載自良醫健康網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25830&p=1


恐慌症治療經驗談  (網路轉載,僅供參考)
恐慌症又被稱為過度換氣症候群,它來得快又急,有時候完全沒有徵兆,所以這種不確定性更增加恐慌症發作的機率,也因此逐漸在患者心中形成一股陰影,深恐這種瀕臨死亡的感覺發作時會很難堪或發生危險。有些恐慌症患者甚至因為害怕在某些場合突然發作,開始不敢搭捷運、公車、開高速公路、搭電梯、搭飛機、獨處於密閉空間等,甚至只要想到過去曾經發作的情景就開始神經緊繃,嚴重的甚至無法出外。

恐慌症的症狀輕則胸悶、心悸、頭痛、頻尿、腹脹拉肚子、失眠、焦慮,重則呼吸困難、頭皮四肢發麻、冒冷汗、昏倒、恐慌送急診。對於恐慌症與焦慮症的治療,過去只能依賴症狀治療、抗焦慮劑與抗憂鬱劑,但是這些藥只能治標性地控制症狀,導致許多人長期依賴藥物,有些人甚至仍無法靠藥物有效控制,大大影響工作與生活步調,時間拖久了就變成憂鬱症,人生從此由彩色變黑白,不但自己生活變調,還拖累家人,成為家庭與社會的負擔。有些患者更可憐,因為家人或同事不諒解,認為患者是自己胡思亂想、裝病,甚至被指責是偷懶、逃避現實。

門診中許多患者都是已經因為不斷復發與吃藥的副作用導致生活或工作產生問題才來就診,希望可以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把這顆綁在身上的不定時炸彈拆卸下來。經過反覆思考這種病的發生機轉,終於找到根本解決這種「恐怖」疾病的妙方,但是患者一開始通常是半信半疑,甚至質疑怎麼可能那麼簡單,甚至治療幾次後告訴患者可以開始逐漸減藥(抗焦慮與抗憂鬱劑)時,患者因為過去恐怖陰影仍在而有所遲疑, 甚至說精神科醫師告訴她要吃藥一年以上。為什麼這些病會讓抗焦慮劑、抗憂鬱劑及安眠藥濫用到這種地步呢?原因在於健保給付低,醫師只能簡短幾分鐘應付一個患者,針對症狀開藥是最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但是這種不去探討與治療病因的思維,很難把疾病從根本治好,所以許多焦慮症、恐慌症患者會變成類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變成只能控制無法治癒,從此長期依賴藥物,長期忍受頭暈、昏沉沒精神、思緒變鈍、記憶力變差等藥物的副作用。

其實,焦慮症與恐慌症都是長期壓力或作息不正常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自律神經失調就產生不同的症狀,如果發生在心肺部位,輕微的就發生心悸、胸悶,嚴重的會導致心臟血液無法輸送到全身,導致部分肢體或頭皮麻麻的,甚至全身麻痺感及臉色蒼白、頭暈、四肢冰冷、冒冷汗。肺部無法讓氣體有效交換,情急之下會加快呼吸,殊不知呼吸過淺反而使肺部氧氣與二氧化碳交換效率更差,因此產生吸不到氣的窒息感,整個感覺就像要死掉一樣,非常恐怖。就因為那種感覺真的生不如死,所以會在腦海中產生恐怖的記憶,常常會因為條件反射觸動這條神經迴路而復發。

過去我們針對焦慮症與恐慌症患者採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直接將失調的自律神經系統調整回來,身體的不適感與情緒的焦慮感就會同步改善,逐漸將被建立的條件反射迴路打破,於是開始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狀態,身體症狀緩解讓焦慮及恐慌減輕,焦慮恐慌減輕會讓自律神經恢復得更快更好,自律神經功能逐漸恢復正常會讓身體的症狀更加減少與減輕,到了各方面都恢復時,恐慌症與焦慮症就根治了。這是一種最新神經科學原理的應用,唯有根本了解發病的原因與機轉,才能根治這種「恐怖」的病。

接下來藉助一位患者的經驗,可以讓我們了解以上描述的原理:
 「說到我的病情,過去真是苦不堪言,現在已經放下心上的一顆大石頭了。差不多八個月以前,我無緣無故就發生心悸、胸悶、氣吸不上來,幾乎快要窒息了,被家人緊急送到馬偕醫院急診,經過各種檢查都說沒問題,醫生說我是焦慮症,也開了抗焦慮的藥持續吃,後來睡不著覺又給我安眠藥,但是後來同樣的狀況又發生了四次,每次送急診大概都是打鎮靜劑,睡了一覺醒來就回家,但是我心理一直有一種恐懼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發作。問醫生吃藥要吃到什麼時候,會不會根治,都沒有確定的答案,每天看到藥就想吐,可是醫生告訴我不能隨便停藥,我真的好擔心會不會吃藥一輩子?所以情緒越來越低落,吃了藥整天昏沉沉的,什麼事都不想做,醫生又給我加上抗憂鬱的藥,還跟我說我的病和壓力有關,還要我多運動,可是我真的沒有什麼特別壓力啊,真的好無助!

為什麼過去好端端的我會突然生了這種病呢?真的很不解。兩個月前病情又發作了,這次去急診卻無法把症狀壓制下來,連續快一個星期都還在心悸、胸悶、氣喘,絕望之餘,我先生上網去查詢資料,才找到有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叫做逆行性神經療法,我把資料印去請教醫生,醫生說沒聽過,我只好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去找黃醫師試看看。沒想到第一次治療就馬上讓症狀緩和下來,連續兩天的治療症狀就幾乎完全解除,黃醫師說我只是自律神經失調,要我治療過程中慢慢開始減少抗焦慮及抗憂鬱的藥,差不多兩個星期就停藥了,到現在不但沒有再發作,睡眠也正常,心情也變開朗了,讓我有如重生,所以我想把我的治療經過分享給各位可能跟我有類似遭遇的病人,不過我想每個人的病情可能不同,僅供參考。小慧 2006/1/11 

有時候患者會告訴我們他沒有任何壓力,而且生活作息正常得不得了,真想不通為何會發病。其實仔細推敲,還是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壓力是相對的,所以長期都沒有承受任何壓力,可能小小的壓力就會導致發病。以下這個個案就是這種情形:
「致黃忠信院長暨全體治療師、員工感謝文

家父現年81歲,世居雲林縣,持齋茹素三十餘載,生活簡樸規律,身體一向硬朗,除重聽外,鮮少病痛,每日晚上十時就寢,早上四點起床梳洗、五點偕家母至鄰近國中做外丹功,頗有心得,回家後整理佛堂、種植蔬菜,墾植花圃,過著恬淡自得的好日子。

1018日家父至台北參加婚禮,隔天突覺胸悶、呼吸困難,本欲送往大醫院急診,奈家父堅持趕回南部家鄉診所打針、服藥,數日後仍無改善,且有變本加厲之勢,即刻送往醫院作一系列心臟檢查,包括X光、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心導管等均屬良好,遂懷疑是否胃潰瘍舊疾復發引起,乃又作胃鏡檢查,結果袛是輕微症狀,不致於如此嚴重,病情發作次數更加頻繁。

正當全家人無計可施時,114日,弟弟大女兒突從黃醫師網站看到一篇逆行性神經療法的文章,與家父病症幾乎雷同,迅速搜尋到光點診所(已更名為拉菲爾人本診所),住址及診療時間,由弟婦偕家父乘坐夜班高鐵北上,晚上八點,經黃院長以儀器檢測判定自律神經失調引起恐慌症,50分鐘脈頻共振治療後,隔天即有明顯改善,雖仍會發作,感覺胸悶不適,已不像南部那麼嚴重窒息,持續診治六次後,突然食慾漸漸回復,症狀解除八成,每日早上六點,己可自行至捷運帶狀公園做外丹功。

如今家父繼續作第二階段療程,身心均己回復健康,在診療期間,承蒙黃院長及治療師們細心、耐心的照護,使家父病情迅速控制、治癒,除由衷感謝外,並以此文分享大家,祝福平安、幸福、快樂。患者家屬 2008.11.26

還有一位媽媽因為懷孕不敢吃藥也不能吃藥,深恐無法度過懷胎十月這麼漫長的時間而陷入極度焦慮狀態:
「在恐慌的黑夜中找到ㄧ道光:
還記得前不久才在線上諮詢有關於恐慌的治療,尤其現在又身懷六甲,在此之前...身與心不斷與病魔交戰著,就算我有在強韌意志與時時提醒自己要的正面思考,但總會有累的時候...總會有信心不足的時候,無意間看見這裏的網站..."逆神經療法"??我之前都沒有聽說過??心想死馬當活馬醫。

說真ㄉ,治療第一次...就有感覺...感覺恐慌的感覺要發作時..症狀已經減緩ㄌ...,直到上一次..我已經做完第6次的治療...感覺自己一直在進步,不需要吃藥,只要給院長找出治療你的神經點,慢慢治療.........
現在,也能慢慢的正常過日子,對自己能好的信心也越來越多,我會繼續加油,繼續做治療,若整個療程做完了,我也完全都好了,一定會在上來告訴有此困擾的大家!! 懷孕的媽媽~2008/12/6

對於恐慌症的患者生活上需注意的事項包括:不能喝刺激性的咖啡茶葉,不能做激烈的運動,不能讓自己處於過度緊張狀態。像以下這位患者就是因為匆忙又趕路走太快就恐慌症發作了:
「我今天第一次跟黃醫師見面趕完立法院的旁聽後去就診,可能是走太快了,又發作了(類似恐慌症)。撐到診所,後來有點喘不過氣,黃醫師見狀立刻拿了一個探棒,壓我接近鎖骨的幾個位置,有一點痛,但不是很痛,很奇怪,不喘了,我當下就決定開始療程。
離開診所回到家已經10個小時,還沒發作過,我只做了一次(50分鐘),我想我會繼續加油!
阿均也要加油喔,放輕鬆,下次再這樣就用"腹式呼吸",用鼻吸氣用嘴吐氣,吸5秒,吐5秒,做15~20分鐘,或是到症狀消失。不然以後你一個人坐車出門怎麼辦?在心理輕鬆的跟自己說這只是病症反應,我會活的很好.....,一次兩次後就不怕了.....。
恐慌症光靠精神科藥物不是辦法,從想法的調整到呼吸的調節,都要用輕鬆的心情去做,凡事不慌不忙的完成。
當你自己努力了,你身邊的人會覺得不幫你會有一種罪惡感,反之.變成依賴會讓家人感到不耐。
恐慌症的朋友!加油喔,我們一起渡過這種怪怪的病症。
我在想,我是何其幸運阿,上帝居然讓我得這種病,又讓我遇到可以治這種病的黃醫師,以後我要是有朋友遇到這種問題,我就可以跟他說(安啦!死不了的,這叫恐慌症是一種有感覺卻沒有病的怪病。)順便跟他說可以去找黃醫師喔.....。不能熬夜了,生活要正常,加油了各位,881寶哥 2007/4/5

恐慌症因為來無影去無蹤,發作時又極度恐怖,所以擔心復發是每個患者心理的一個陰影。當我們採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把失調的自律神經調整回來,並且成功根除恐慌症的同時,我們都會教導患者誠實地面對與檢討自己的體質與工作生活方式,將過去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壓力程度與生活習慣控制在自己的體質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就不至於再復發。如果可以的話,還會建議採取更積極地從事一些提升抗壓性的活動。因此許多患者反而會覺得因禍得福增長智慧,過去不經心糟蹋了身體,現在身體提出抗議,在還沒到達罷工的時候就如大夢初醒,趕緊重新正視如何改正不良的生活與行為習慣,避免更大的禍害來臨。「不但把病治好,還把病因找出來,避免再復發;更提升了健康意識,降低其他疾病發生的機會」是許多患者治療後的共同心得。







轉載自拉菲爾醫學苑  http://www.raphaelmedical.com.tw/index3.php?ad=1&p=402&b=9&ly=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ena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