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6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中山醫大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團隊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抗生素「頭孢曲松」能治療被誘發帕金森氏症的實驗鼠失智問題,並在本月發表於《腦科學期刊》,將是治療帕金森氏症的新契機。

中山醫大心理系教授何應瑞指出,「頭孢曲松」原本是用來治療腦膜炎、肺炎等疾病的抗生素;帕金森氏症是腦內的黑質體多巴胺系統退化,造成運動障礙,出現像小碎步、肢體僵硬、震顫,並「次發性」引起腦內麩胺酸神經系統過度活化,累積麩胺酸過多,引發神經毒性和細胞凋亡,造成失智。

團隊會選擇「頭孢曲松」做動物實驗,主要是看重此藥可以穿透血腦障壁,直接進入腦組織,殺細菌的特性,因此用來進行罹患帕金森氏症的老鼠實驗,在投藥2週後,即「治癒」失智與運動功能。但是人體試驗還未進行。

何應瑞說,「頭孢曲松」能減少麩胺酸,可抑制神經退化並促進神經新生,提升海馬迴路神經活性,也保護多巴胺神經系統,恢復神經密度,改善運動障礙。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主任蔡崇豪指出,「頭孢曲松」為抗生素,要長期使用可能有其限制,如何治療和使用期限必須謹慎面對,以免造成「抗藥性」的問題。

何應瑞說,約有30%50%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在罹病35年內會合併出現學習、情緒與認知功能障礙,蔡崇豪指出,帕金森氏症的盛行率約10萬分之120,患者約有15%合併失智症,罹病後78年出現。

轉載自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727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ena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