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學名: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又稱雲耳、光木耳,是木耳科木耳屬一種食用菌。
中國是木耳的主要生產國,產區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北、黑龍江等地,其中黑龍江省東寧縣綏陽鎮是中國最大的黑木耳基地。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也有生產。
黑木耳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一定的藥用價值,黑木耳含有人體必須的8種胺基酸和維生素,還含有豐富的膠質,對人體消化系統有良好的清潤作用,具有清毛、洗腸、潤肺、減少血液凝塊、緩和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降低血栓的作用,黑木耳中的多糖具有抗腫瘤活性,對腫瘤有一定預防效果。
轉載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B%91%E6%9C%A8%E8%80%B3&variant=zh-tw
內容引用自中華自然療法世界總會
黑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雖然是很普通的食用菌之一,鮮少人知道它蛋白質含量是米、麵、蔬菜等所無以比擬的,其維生素B2的含量是米、麵和大白菜的十倍,比豬、牛、羊肉高3~5倍;每100克新鮮子實體內含有維生素C達200毫克;且鈣的含量是肉類的30~70倍,鐵質比肉類更高達100倍之多,不失是所有女性和一般民眾補充鈣、鐵等營養素的最佳選擇。
就中醫而言,黑木耳味甘、性平、無毒、入胃、大腸經,具涼血止血、活血補血,利五臟、清肺益氣、宣腸健胃,消痔通便等功效。
就西方醫藥的研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預防或溶解血栓,緩和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等,其酸性多醣對小白鼠肉瘤(S-180)有42.6%的抑制效果。所以,在臨床和養生實務中,深具養生防病價值。
營養素
· 蛋白質、脂肪、糖和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菸鹼酸、磷脂、甾醇等維生素。
益處
· 有滋養、益胃、活血、潤燥的功效,適用於痔瘡出血、便血、痢疾、貧血、高血壓、便秘等症狀,也可治療腰腿麻木、疼痛等症。
注意事項(禁忌)
· 暫無資料
轉載自http://www.foodcare.com.tw/label.aspx?article=1242
心血管健康不打結的素中之葷-黑木耳
黑木耳,它是一種長相既不起眼,又沒有特殊的香味,算是菜市場中最平價的食材之一,幾乎無人不認識它或是沒有品嚐過它,但可能卻有很多人不知道,黑木耳在中醫藥界,可是和靈芝、人蔘、黃耆、山藥等上品藥材有著一樣等級的養生地位,尤其對於維護心血管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黑木耳真可說是高營養低價位的天然保健食品。
撰文/杜韻如 諮詢/南台科技大學生物技術系&生物科技研究所 陳啟楨博士
黑木耳又稱“桑耳”、“黑菜”,在古代還有“五木耳”之稱,由於它生長在潮濕的木頭上,外型波狀曲折,極像是一朵朵褐色的耳朵,因此才獲得了黑木耳這個名字。
黑木耳本身並無特殊氣味,但因口感滑嫩爽脆,因此常是許多料理當中的配角,而其中的膠狀物富含膳食纖維,具有高吸水力,讓人食用之後能產生飽足感,也可預防便秘,再加上它還有許多豐富的營養成分,因此近年來也開始備受瘦身一族的喜愛。
◎ 無病養生、有病強身的天然食材
乾燥的黑木耳,是中藥店不陌生的藥材之一,從降低外傷引起的疼痛,到內部的心血管疾病預防,都可利用到黑木耳,難怪會有人稱它為「養生萬靈丹」。
◎ 防止血管硬化,促進血液循環
在西方醫藥的研究當中發現,經常食用黑木耳,會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並且由於黑木耳當中含有多達九種的抗凝血物質,與洋蔥、大蒜等辛香料類似,但卻又不如它們一般具有刺激性,能有效預防或溶解血栓,緩和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等相關症狀。
◎ 降血脂,有益心腦血管疾病
黑木耳成分中的滑嫩膠質,除了口感極佳之外,其中所含的酸性多醣體成份也是降血膽固醇和血脂肪的好幫手,難怪自古以來它就是老祖先愛吃的好“心”食物。也有許多中醫師會告訴曾做過心導管手術的病人,常吃黑木耳料理,不僅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還能減少胸口鬱悶、疼痛等不適現象。
◎ 改善貧血,預防骨質疏鬆
在青春時期的少女或是年輕女性,常常會因為營養不均衡、不當的減肥行為而發生令人感到頭暈眼花的貧血現象,而上了年紀的婦女,骨質容易大量流失,若是飲食稍有偏差,很可能就會造成骨質疏鬆症。而在新鮮的黑木耳內,其鈣質含量是肉類的30~70倍,鐵質比肉類更高達100倍之多,因此不失為所有女性和一般民眾補充鈣、鐵等營養素的最佳選擇。
◎ 刺激腸道運動,避免便秘
飲食當中多肉少蔬菜的人,或是平時缺乏運動的長坐一族,常常都會面臨痛苦的便秘問題,而經常性便秘者,會因毒素長時間停留在體內,流竄到身體各部位之後,便會引發許多問題,像是肌膚黯沉蠟黃、面皰暗瘡等,就是因體內累積了太多毒素所造成的。因此除了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外,也需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幫助腸道正常運作,像黑木耳就是有益腸道健康的食品之一,而且根據研究發現,黑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有清胃、滌腸的作用,因此醫師特別建議從事如理髮師、紡織工人、化工、礦場人員應多加食用木耳,以作為幫助排除身體廢棄物的保健食譜。
◎ 增加飽足感,減少食量
由於黑木耳當中,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的特性,除了之前所提到的:能刺激腸道運動,幫助排便順暢之外,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吸水性很強,像是乾燥的黑木耳,它的體積可比新鮮時縮小至十倍以上,因此可利用它的吸水膨脹性,來增加飽足感,藉此達到減少及控制食慾的目的。
黑木耳的這項特點,與目前市面上當紅的洋菜(也有人稱之為寒天)極為相同,不過洋菜雖然零熱量,但是卻不如黑木耳的營養價值來得高,像是之前所提到的高鈣、鐵質;維生素B2的含量也是米、麵和大白菜的十倍,比豬、牛、羊肉高3~5倍之多,是既可強身又不怕熱量過高的健康養生食品。
營養地圖 |
食用禁忌
1.由於黑木耳具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也有可能造成凝血功能不佳,因此在手術前後與拔牙前後,以及女性月經期間應避免或少食黑木耳。
2.進行烹調料理前,最好將黑木耳較硬的蒂頭部份切除,並避免食用。
食用滋補兩相宜
黑木耳沒有特殊氣味,因此不論是炒菜、煮湯、涼拌都很適合,並可任意搭配食材。在滋補養生方面,可將黑木耳加水熬煮出其豐富膠質,加上冰糖、紅棗後,就成為一道補血養顏的美味飲品了。
黑木耳的選擇方式
由於市面上的乾木耳較難看出品質的好壞,因此容易買到劣質摻假的黑心貨。而在選擇新鮮黑木耳時,應挑選肉質肥厚、朵大完整者為佳。
黑木耳當中的蛋白質、礦物質、膠質豐富,因此不但有「素中之葷、菜中之肉」的稱號,更有人稱它為「植物性燕窩」,具有很高的營養保健價值。
轉載自http://blog.sina.com.tw/herbaliao/article.php?pbgid=46025&entryid=573471
【2005/9/15 大紀元9月15日訊】
黑木耳有著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黑木耳,又稱“桑耳”、“黑菜”,古時稱“五木耳”。性平,味甘、淡。具有益氣補腦、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等作用。
黑木耳營養十分豐富,在每百克乾黑木耳中,含蛋白質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鈣357毫克,磷201毫克,鐵185毫克,胡蘿蔔素0.03毫克,維生素B1 0.15毫克,維生素B2 0.55毫克,菸酸2.7毫克以及維生素C、纖維素和膠質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其中,碳水化合物中包括葡萄糖、甘露糖、甘露聚糖、木糖、戊糖等,脂肪中包括卵磷脂、腦磷脂等。因此,黑木耳是一種滋補健身的營養佳品。由於黑木耳營養豐富、滋味鮮美、片大肉厚,故被人譽為“素中之葷”。
黑木耳的藥用價值顯著。《隨息居飲食譜》中說:“黑木耳補氣耐飢,活血,治跌打損傷,凡崩淋血痢,痔患腸風,常食可療。”中醫學認為,黑木耳具有滋補、益氣、養血、止血、潤燥、清肺、健胃、強智等作用,對氣血兩虧、痔瘡出血、大便下血、痢疾便血、月經過多、產後淤血、肺虛咳嗽、貧血、便秘等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黑木耳中的膠質,可把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的灰塵、雜質,吸附集中起來排出體外,起到清胃、滌腸的作用﹔黑木耳還具有幫助消化纖維一類物質的特殊功能,是理髮師、紡織工人、化工、礦山人員的保健食譜;常吃黑木耳炒豆腐,能減低血液凝塊,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黑木耳經常與大蔥、大蒜一起用,有緩和冠狀動脈硬化的作用和降低血壓的作用﹔黑木耳中還含有抗癌物質,對防治癌症有一定的作用﹔常食黑木耳,有養榮強志、健身強智、延年益壽的作用。也可作夏季的藥補與食補。(柵蓉編輯)
轉載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5/9/15/n1052991.htm
《木耳有益健康》
木耳不僅是美味的食物,對於健康也很有幫助。木耳富含蛋白質、食用纖維素、維生素、鐵鈣含量高,低熱量且只含極少量的脂肪。由於成份的特性,食用木耳可攝取多樣豐富的營養,不易導致肥胖。所含纖維素可產生飽足感而且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因此可能有減重的功效。木耳不含對健康有不良作用的物質,也不像有些菇類含有較高的普林,因此不會提高人體尿酸的含量。平日飲食中即使攝食較多的木耳,對健康也是有益無害,可稱得上是食用菌的模範生。中國人對木耳的食用有長久的歷史,基本上木耳可補氣血、潤肺、止血、滋潤、強壯、通順。
彙整各類醫書的說法,木耳大致有下列效能︰
一、促進血液循環、降膽固醇、防治高血壓及血管硬化。
二、治便血、痔瘡出血、子宮出血。
三、治寒濕性腰酸疼、外傷疼痛及血脈不通。
四、治產後虛弱、抽筋麻木。
此外,對於癌細胞也有抑制作用。
摘錄自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98/254/a-2.pdf
《保健錦囊》對付動脈硬化多吃黑木耳抗血凝、通血管
日期:2009/11/10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動脈硬化已然成為現在的文明病。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所謂動脈硬化便是身體的血管出現老化的現象,但是現在發現許多年輕人提早在中年之前便出現動脈硬化的現象,甚至是發生中風與心血管疾病,這些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所致。導致血膽固醇及血脂質過高,進而形成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動脈硬化就如同像是上面有許多廢棄物堆積,如果把血管想像成河流,小支流匯成大支流,但因為河道淤塞,造成河流水流不暢,嚴重甚至是潰堤(血管破裂),或者是淤塞物完全阻塞河道,形成堵塞(血栓),使下游得不到水流的滋養。
動脈硬化的危險幾乎是全身都可能發生,若是在心臟血管,可能造成心絞痛、心肌梗塞;發生在腦部則會中風;在下肢血管則會造成缺血性壞死,造成腳壞疽。若發生在心臟,輕微的是造成狹心症,使心肌發生缺氧的症狀,更嚴重的則是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醫師指出,飲食習慣會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增加,例如食用過多飽和油脂、反式脂肪酸、膽固醇、或熱量攝取過多有肥胖問題,也會導致血膽固醇及血脂質過高,進而造成動脈硬化而引發心血管疾病。另外,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壁內皮細胞功能變差,使血管彈性變差,動脈硬化的現象會隨年齡的增加而日趨嚴重。
李思儀表示,中醫藥方可應用「丹七散」,對於心血管的暢通有幫助。還有食療應用上,可用黑木耳入方調理,有抗血凝,通血管瘀阻也有作用。詳細用藥選擇仍應經由醫師處方為宜,以免藥不對證,反而有反效果。
丹七散對於心血管的暢通有很不錯的功效,組成是丹參與川七,丹參的功效便是能夠「破宿血、生新血」,能治「血瘀、血虛」之疾。而川七更是「金瘡、杖瘡要藥」,因為有「散血、定痛」的效果。這兩種藥可去血中瘀阻之物,但是用藥劑量必須請醫師診治後再行服用,以免過量形成反效果。
另外,李醫師表示,多食用黑木耳,對預防中風與心血管疾病也有幫助,因為木耳可以抗血凝,通血管瘀阻,可用木耳60克、大棗10枚、生薑3片水煎服。也可以選用杜仲15克、淮牛膝、威靈仙、何首烏各10克煎服。何首烏可降膽固醇、通便,所以便秘者宜服,但容易腹瀉者則不建議服用。以上兩方可做為參考,醫師也提醒,中醫用藥上絕對是因人而異,切不可自行辨證服藥,藥不對證反有害。
轉載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0/128/1umz3.html
《有此一說》
一、新鮮木耳不能吃?
新鮮木耳因含有一種朴琳類光敏感物質,食用後經太陽照射,可引起日光性皮膚炎,人體曝曬部位易出現搔癢、水腫、疼痛等,甚至壞死。嚴重者還會因咽喉水腫而引起呼吸困難。因此,新鮮木耳不可馬上食用,一定要等其乾燥後,所含朴琳類光敏感物質即自行消失,並失去毒性。
醫師解惑:
許多的蔬果都具有光敏感物質,包括檸檬、芹菜、蕃茄以及胡蘿蔔等,只要平日不攝取過量其實都不會有明顯的光過敏問題,事實上新鮮木耳具有防止心肌梗塞及血糖快速上升的作用,曬乾之後這樣的功效反而會被破壞掉。
http://happiness16899.pixnet.net/blog/post/28454626
二、木耳及香蕉可以降血壓?
KingNet中醫婦兒科中醫師回答
進義中醫診所林進義中醫師
『木耳』有白木耳可以滋陰潤燥,治療腎水不足,陰虛內熱的病症,如果高血壓屬以上症型是有幫助的。白木耳一般當成補品,產地以四川最好,成分鐵質多,還有鈣、鱗、vitC,還有一種脂肪和樹膠質,滋養力高,所以認為是補品,常吃可以補肺虛,止血、治便祕、潤肌膚,吃白木耳大都加冰糖與蜂蜜,不能加黑芝麻、核桃之類,湯質變濁不好吃,木耳還有黑木耳,Vit高於白木耳,可當平時一般用菜,無論如何煮法,都很相宜,香蕉,陶宏景名醫別錄,香蕉能治癰腫結熱,孟珗本草香蕉性味甘寒能潤肺,通常作為通便果品,香焦含鉀量多對高血壓是有幫助,VitA最多,是適宜兒童有益食品,香蕉可治咳嗽,屬燥熱咳嗽,清腸胃、治便祕,總之木耳和香蕉對高血壓是有幫助,但不能直接降血壓,血壓高要少鹽、少甜、少油、多運動,多補充鈣質、多吃雜糧、多喝水、作息要正常,不一定非得吃降壓,平時請中醫師開些對症的中藥,慢慢會改善。
KingNet藥物諮詢特別門診藥師回答
用藥安全暨藥事品質推廣工作室吳宗修藥師
木耳具有抗凝血,預防血管栓塞的作用,其富含膠質的木耳,自古以來就被當成預防動脈硬化的好心食物。木耳的高纖成分,可以刺激腸蠕動,幫助排便,加速膽固醇排出體外。此外,黑木耳中含抗血小板凝結物質,對於動脈硬化、冠心症及阻塞性中風有不錯的保建效果。所以許多中醫鼓勵心導管手術後病人多吃冰糖燉白背木耳(背白內黑的木耳),可以防止動脈硬化,減少胸悶、胸痛機會。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血液學家戴安漢史密特博士發現,木耳含九種抗凝血物質也,如腺草等,與洋蔥大蒜效果類似。影響國內中醫至深,中國醫藥學院創辦人陳立夫,近百歲高齡,他平日便以木耳做為個人心血管保養秘方。以營養學角度來看,黑、白木耳熱量低、低油,當成點心也不必擔心發胖。但因木耳具有軟便作用,因此容易腹瀉者不宜食用。特別提醒木耳前端蒂頭硬硬的部份應該要摘掉丟棄,曾有國外研究報告發現,食用木耳蒂頭部份會造成三酸甘油酯升高。
轉載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category=道聽不塗說&pid=18497
狠甩體內黑心油!黑木耳入菜助減重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9月15日 下午5:30相關內容
(攝影/江旻駿)
吃!吃!吃!台灣人熱衷美食,個人部落格或臉書貼滿一張張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照,管不住口腹之慾的後果,除了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食安風險之外,更直接就是體內囤積油脂和膽固醇,造成的肥胖問題。如何甩開體內黑心油、讓身體更「輕爽」?營養師認為黑木耳入菜是個不錯的好點子。
高纖黑木耳 降膽固醇、助減重有一套
趙函穎營養師表示,黑木耳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擔任腸道清道夫的角色,可幫助潤腸通便,預防減重時宿便的累積。特別是其所含的水溶性纖維質,已有研究證實其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黑木耳的熱量低,卻可提供飽足感,每天1至2大片,更有利於體重控制。
黑木耳的口感清脆,適合搭配其他食物,增添味蕾的豐富感受。趙函穎營養師建議,正在和肥胖作戰的人,早餐前可打一杯黑木耳汁增加飽足感,中餐做個黑木耳沙拉,晚餐來碗黑木耳蔬菜湯,先吃黑木耳蔬食料理,再適度攝取肉類或主食類,飲食均衡且足夠,才能維持正常代謝力,健康減重。
【黑木耳減重食譜】:
【黑木耳沙拉】
● 材料:新鮮蘿蔓葉50克、黑木耳1片、蘋果半顆、牛番茄半顆、小黃瓜20克、紫洋蔥20克、嫩薑水果醋適量。
● 作法:
1. 製作嫩薑水果醋時,先將嫩薑切片,灑鹽醃製至出水,薑片擰乾後放入水果醋中,加點味醂一起浸泡,等待入味。
2. 沙拉食材部分,黑木耳洗淨後川燙切小塊,其他食材以冷開水清洗後切成適口大小,擺盤後淋上適量嫩薑水果醋即可食用。
● 備註:嫩薑水果醋也可用檸檬油醋醬取代。
【黑木耳蔬菜湯】
● 材料:高麗菜100克、黑木耳2片、綜合菇類50克、牛番茄2顆、豆腐1塊、高湯適量。
● 作法:將食材洗淨後切成適口大小,放入高湯和水中熬煮至軟熟即可食用。
● 備註:蔬菜湯特別適合晚餐食用,可補充白天攝取不夠的纖維質,增加飽足感,幫助減重。
轉載自華人健康網 https://tw.news.yahoo.com/%e7%8b%a0%e7%94%a9%e9%ab%94%e5%85%a7%e9%bb%91%e5%bf%83%e6%b2%b9-%e9%bb%91%e6%9c%a8%e8%80%b3%e5%85%a5%e8%8f%9c%e5%8a%a9%e6%b8%9b%e9%87%8d-01320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