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綠色蔬菜是獲取維生素C很好的食物攝取來源。
深綠色蔬菜是獲取維生素C很好的食物攝取來源。

許多醫學研究證實,攝取抗氧化營養素有助於鞏固人體對抗自由基的防禦。這些營養素普遍存在於食物中,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類,一為清除、抑制自由基的天然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硫辛酸、前花青素、CoQ10等等;一為幫助人體形成抗氧化酵素的成分,如銅、鋅、硒、鐵等。接下來,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與健康息息相關,比較為常見到的抗氧化營養素到底有哪些吧!

抗氧化劑1/維生素C

維生素C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維生素,是人體中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維生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能消除體內自由基。維生素C最厲害的一點是它的抗氧化力,能隨著血液和體液作用於體內各處。深綠色蔬菜是很好的攝取來源,只不過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容易在烹煮過程中流失,所以要注意別過度烹煮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抗氧化劑2/維生素E

維生素E是人體中重要的脂溶性維生素,能避免細胞膜的脂肪酸被自由基氧化,有效減少壞膽固醇的存在。胚芽、全穀類、豆類、蛋類、綠色蔬菜都是攝取維生素E不錯的來源。

抗氧化劑3GABA

GABA是一種天然胺基酸,全名為γ‧胺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在人體內,多半存在於脊髓中,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性神經傳達物質。根據實驗顯示,GABA在腦部的濃度與我們的情緒有著密切的關連,GABA濃度低時,人會出現低落、恐慌、焦慮等情況。適量補充GABA,能使腦部沉靜,進而使人放鬆、穩定情緒,此外,GABA還有助眠效果。發芽糙米、紅麴等食物含有較豐富的GABA,不妨搭配於日常飲食之中。

抗氧化劑4/硫辛酸

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是一種存在於人體的天然超級抗氧化劑,它與其他抗氧化劑最大的不同,在於兼具脂溶性與水溶性的特性,這個特性讓硫辛酸能自由在細胞脂肪性與水性部分進出,增加其捕捉自由基的能力。換句話說,硫辛酸具有最強大的能力,以對抗自由基的破壞,活化人體細胞;除此之外,它還具備有增強體內原本就存在的抗氧化物功能,因此,說它是抗氧化物質中的超級明星,一點也不為過。

抗氧化劑5CoQ10

CoQ10Coenzyme Q10)是一種輔酵素,雖然本身不是酵素,但許多酵素的生化反應及生理效應,需要有輔酵素的存在,才能進行。CoQ10主要的作用是提供細胞能量,讓系統能快速活化。CoQ10還有另一個大名鼎鼎的稱號──「護心酵素」,對心血管的健康來說,它具有超級的保護力;此外,它在維護體內維生素C、維生素E的含量,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抗氧化劑6/銅

銅能促進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形成。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人體細胞抵抗氧化損傷最重要的酶類之一,補充足夠的銅能幫助身體清除自由基。我們可以從肝臟、肉類、全穀類、堅果類、豆類、海產類等食物中攝取銅。

抗氧化劑7/鐵

鐵具有幫助抗氧化酵素進行氧化還原作用之效,能消除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過氧化物質,達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日常生活中可從肝臟、肉類、蛋類、豆類、深綠色蔬菜、全穀類等食物中攝取鐵質。要注意鐵不能攝取過多,許多人誤以為貧血就要吃鐵劑,是大大的錯誤,貧血原因很多,失鐵性的貧血大多由胃潰瘍、出血,甚至是月經大量出血造成的,要找出原因而非單純吃鐵劑!注意!鐵劑千萬不要給小朋友吃,尤其是六歲以下的孩童,那是引起小朋友中毒的頭號原因。

抗氧化劑8/硒

硒能幫助人體製造抗氧化酵素,當體內有足夠的硒,抗氧化酵素的活性會比較好,身體排除自由基的能力自然提升。在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從大蒜、洋蔥、海產類、蔥、全穀類食物中攝取。

抗氧化劑9/鋅

鋅與銅、鐵、硒一樣,雖然沒有直接參加抗氧化作用,但都具備增強抗氧化酵素的活性,幫助毒性較高的氧自由基轉換成毒性較低的物質,達到抗氧化的效果。我們可以從肉類、海產類、奶類、豆類、蛋類等食物中獲取鋅。

抗氧化這一陣子在報章雜誌、電視媒體的大力宣導之下,成了熱門的保健新觀念之一。許許多多抗氧化保健食品順勢而起,強調吃了就能養生、抗癌等等。事實上,抗氧化營養素從日常飲食中,就可以攝取得到,非常平易近人,不需要花大把大把的鈔票才能獲得。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我們平常就可以接觸到,絕對不是遠在天邊,或者只有在懸崖峭壁才能取得的稀有食品。抗氧化飲食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力以及自癒力,對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有正面幫助,建議搭配在日常飲食之中。

更多資料請參考《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

轉載自華人健康網
https://tw.news.yahoo.com/%E6%B6%88%E9%99%A4%E7%96%B2%E5%8B%9E-%E5%BF%85%E5%90%839%E5%A4%A9%E7%84%B6%E6%8A%97%E6%B0%A7%E5%8C%96%E5%8A%91-00002698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lena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